淘汰率97%——非升即走下高校青椒走向何方?

发布时间:2024-01-20 16:07:57

近年来,国内高校陷入了激烈的“内卷竞争”中,高校青椒们的压力可谓是越来愈大,网传某所大学的续聘淘汰率竟高达97%,这一现象在知乎等网络论坛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有网友指出,青年教师所面临的困境,其核心问题不仅在于缺乏编制和“非升即走”的制度,更在于存在高淘汰率和资源分配不均等严重问题,从而给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目前我国高校及科研机构从事学术工作的人才供应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人才池子不断扩大,科研老前辈与青年科研人才之间的需求缺口已经补齐。据教育部统计,从事学术工作的从2017年的118.5万人增至2022年的133.1万人,新增14.6万人。博士毕业生数量远超高校教职需求,致使高校招聘大量临时工来满足其教学和科研需求,如专职科研岗、特聘研究员和博士后。

  随着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有限的资源使得其竞争愈发激烈、压力愈发增加。以自然科学基金中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为例,近十年来,项目资助数量保持稳定且略有增长,然而申请数量却呈现出大规模的逐年上涨态势,导致资助率持续下滑。同时,尽管申请难度不断增加,但单个项目的“市场价值”却在不断降低。

数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zfxxgk/04/05/

   近些年以科研为导向、定量的绩效考核占据着评价制度的主导地位,加上研究型大学中“非升即走”的人事制度调整,影响着青年教师的专业性和职业发展。量化式评价是科研成果的数字化指标,不仅无法全面地体现教师的学术价值,而且违背了科研工作本身自发性、不确定性的规律。同时,量化的指标与晋升、聘任和待遇等直接挂钩,迫于压力使得教师出现了无法权衡人才培养与学术工作、学术创新的效率降低等问题。2020年,国务院发布《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纠正不科学的教育评价。教育部、科技部随后开展“破五唯”专项治理,但受路径依赖影响,高校评价取向和逻辑短期难改变。

研究显示,重视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具有正效应,教师的专业成就与职业发展诉求得以透过教师评价获得满足;反之过于强调绩效问责的评价方式会让教师发展被外部权力所滞压。青年教师易受政策影响,服从于绩效指标,对传统专业性构成威胁。

高校青年教师这一群体,处于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也身处学术场域的底端,更容易受到政策的影响,服从于绩效指标。因此,评价机制需要特别关注青年教师的需求和发展,强调评价工具的发展性功能,颁布专门针对其发展与评价的相关政策。另外,尽管高校在短期内难以解决编制有限的问题,但在选拔青年人才的过程中,应该打破“五唯”倾向,不依赖于单一的绩效指标;相反,应该更加关注教师内在化的学术成果,并为青年教师提供多种晋升渠道和激励手段,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当然,具体该如何适当且有针对性改进青年教师的评价制度,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操太圣,任可欣.评价是如何影响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性的?——以S大学为例[J].大学教育科学,2020,(02):111-118.

[2] 苏强,蔡晓卫.效率还是价值: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逻辑困境及其张力调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41(06):133-141.DOI: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6.011

图文来源 | 王潇煦

校对审核 | 李星杰

图文编辑 | 张静、陈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