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双一流”建设与评价学术研讨会——硕博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07-26 18:20:14

第三届“双一流”建设与评价学术研讨会——硕博论坛成功举办!

  由大连理工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主办的第三届“双一流”建设与评价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7月21日报到,21日当晚19时举办硕博论坛。本次硕博论坛分为两个会场,主题分别为:学科建设与教育评价、一流大学建设与人才培养。来自13所高校的17位硕、博士生分享了自己的研究。

 

硕博论坛(一):学科建设与教育评价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陈馨作了题为《发明“世界一流大学”:中国高等教育的再精英化》的报告。研究在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史进行回溯的基础上,从增强“世界一流大学”概念的可操作性、提高“世界一流大学”优势的可见性和遮蔽“世界一流大学”讨论中的根本问题三个方面,探讨世界大学排名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强化作用。最后分析“世界一流大学”的发明与高等教育再精英化之间的关系,深入思考再精英化的含义。

  中国医科大学李鑫容汇报的题目是《研究生真的参与了学科治理吗?——基于62所高校的调查研究》。研究运用整群抽样和分层抽象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全国范围的13所“双一流”高校以及43所省属高校的研究生开展调查。研究结论显示,研究生参与学科治理存在的整体水平不足且存在“短板”、自我效能作用明显、群体行为差异显著和主体参与条件不容忽视等问题。为此,李鑫容提出要优化制度供给,增强研究生参与学科治理外部驱力;激发自我效能,促进研究生参与学科治理主动作为;改善支持条件,保障研究生参与学科治理提质增效;构建长效机制,推动研究生参与学科治理走向常态。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杨暑东作了题为《人才结构对教育资源和学科声誉的影响研究》的报告。高校引进博士,是将全球某一学科机构联系在一起,构成以互聘行为为关系的社会交换网络。博士毕业生与高校的双向选择是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综合考量的理性选择,自然涌现出学科点之间的同行评议。杨暑东通过对高等教育资源投入、人才结构优化、学科声誉产出两两之间互动关系的论述,生成用于探究学科声誉演化机理的模型框架。通过结构模型评估得出学科点的人才结构优化对教育资源投入和学科声誉地位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学科点的人才结构优化对教育资源投入和学科声誉趋势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学缘结构中的自聘率未通过测量模型评估等结论。

  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教育研究院陈星汇报的题目是《研究型大学学业指导体系构建研究:比较与展望——以哈佛大学、清华大学为例》。研究在明确学业指导体系定义的前提下,以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的目标、内容、队伍、机构为出发点,选取在大学生学业指导构建成效上效果显著的哈佛大学和清华大学为研究对象进行四维度比较分析。提出从以下三方面构建专业化的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第一,因校而宜、因材施教,明晰学业指导目标;第二,抓住基础面、提高核心力,优化学业指导内容;第三,针对科研能力提升项目完善学业指导内容,努力打造优秀学生的学术提升通道等措施建议。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陈笑龙汇报的题目是《“技术器官”与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他首先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接着从技术、哲学以及“一般器官学”的视角分析理解ChatGPT,最后提出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应该培养能与人工智能共舞的人才和具“大禹精神”的拔尖创新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石雪怡作了题为《何以实现多元的高校教学卓越?——第四代评价理论视角下英国“教学卓越框架”(TEF)改革探析》的报告。她基于第四代评价理论的改革分析视角,在分析TEF2016的改革缘由并总结TEF2023的改革路径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高校教学评价改革的启示。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崔子祎汇报的题目是《基于网络计量的大学声誉分析——以泰晤士排名top100高校为例》。选取2022年泰晤士排行榜前100所院校作为研究对象,使用UCINET分析软件对网络中心性、紧密中心性、中介中心性等指标进行分析。并最终提出我国学校声誉的战略重点应“两手抓”,帮助高校进行学术产出、提升学校实力,在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建立和传播本校声誉,将影响力辐射到更远的范围的建议。

  湖南师范大学贺威姿作了题为《“镜像”与“本相”——地方大学高层次人才考评图鉴》的汇报。研究运用案例研究方法,选取地方大学E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图景浅绘——镜像深描——本相探寻”的文本逻辑贯通研究思路进行研究。提出以“理想图景”设计考评规划、以“话语沟通”凝聚考评共识、以“一体多维”形塑考评体系的研究建议。

《外国教育研究》期刊编辑胡义


  在论坛最后,《外国教育研究》编辑胡义指出,硕博论坛为研究生提供了学科交融新舞台,激发了学术交流新动能,希望广大研究生以此为契机,切实加强思想淬炼、学术淬炼、实践淬炼。《江苏高教》编辑杨国兴对以上汇报进行了点评,现场气氛热烈,与会者展开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和讨论,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还开拓了大家的学术视野,为日后硕博生学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江苏高教》期刊编辑杨国兴


硕博论坛(二)一流大学建设与人才培养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陈雪莹作了题为《中国一流大学书院制:价值定位、现实困境与发展进路》的报告。目前一流大学书院制目前面对着合法性缺失、体制机制不健全;育人能力不足、体系设计不合理;权责边界模糊、双院协同不充分;文化底蕴不足,师生认同感不强的现实困境。为此,陈雪莹提出要完善顶层设计,为书院提供合法性支持;协调多元主体,为书院运行提供稳定组织架构;提升育人能力,搭建跨学科教育平台;尊重学生主体,强化内部治理能力;赓续历史文脉,推进书院文化发展繁荣。

  大连海事大学董芷菁汇报的题目为《产教融合视角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模型构建》。研究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构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模型,在该模型内环中,由校企构成的双主体分别作用与课程教学设置、双导师联动、实习实践管理、毕业与就业四个关键环节,并且在该模型外部进行大数据监控与分析。为了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整体水平与能力,在制度层面要规范高校管理机制;评估层面要完善内外结合评估机制;观念层面要建立推动企业参与的鼓励机制;社会层面要引入外部动态化监督机制。

  陕西科技大学王嘉琳汇报的题目为《跨越边界的知识生产图景: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态势及前瞻审思》。从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主体及其合著网络、研究主题及其知识基础、研究前沿及其变迁路径三个方面对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态势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不仅与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结构变化关系密切,而且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提升直接相关;本科教育阶段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当前倾向于学术前沿的交叉学科建设的关系不太明显,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旨在塑造具有跨学科研究潜力的专业人才;当前正在推行的交叉学科建设具有明显的政策指向,这种推进方式能够及时解决可预见的问题,应持有学科交叉融合推进理念,从培育大学学科生态系统入手。

  大连理工大学李欣欣汇作了题为《我国重点学科建设制度如何影响学科建设?——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的报告。纵观我国学科建设工作,可以发现“重点建设思想”贯穿始终。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在制度场域内,不仅仅是重点学科建设的外在规则对学科建设产生影响,其内生规范也对学科建设行为起到了重要影响。学科建设的行为呈现学科知识建设、学科组织建设和学科活动建设三种形态。与此同时,在学科建设的场域中,我国重点学科建设制度影响下的行动主体会产生制度认同和压力知觉,这两种主观感受都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主体的行为方向。



  沈阳师范大学的张雨佳作了题为《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研究的主要热点、演进脉络与发展趋势》的报告。由于世界各国社会、文化和教育体制背景的差异,使得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政策驱动、实践模式乃至所关注的科学研究重点都不尽相同。为此,以CNKI以及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1995-2022年有效文献为依据,对国内外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研究进行总结性回顾与审思,从研究热点、演进脉络和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分别对国内和国外的演进进行了比较与探讨。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的王棒汇报的题目为《交叉学科建设的困境与出路——组织边界理论的视角》。当前交叉学科建设存在诸多困境,但突破交叉学科建设的困境不能遵循放开学科组织边界抑或增大学科组织边界弹性的线性思维,而是要寻求一条既能发挥组织边界的积极作用又能实现交叉学科建设的“第三条道路”。基于组织边界理论,他提出:第一,将高校现有交叉学科组织改造为“骑跨”不同学科的边界组织;第二,优化完善交叉学科的组织结构;第三,以促进知识流动、进行知识创造为主要任务;第四,借助信息技术建立边界组织与母学科之间的联络沟通渠道。

  大连理工大学果佳慧就《中国超学科科研模式的历史演变与展望—基于重大科技创新计划的政策文本分析》这一主题进行了分享。她以超学科“解决重大问题”“多元主体协同”“多种知识整合”为分析维度,构建3个维度10个指标的分析框架。以我国“863计划”“973计划”“2011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共计超12万字的重大科技创新计划政策文本作为分析对象,梳理我国超学科科研模式的历史发展,指出了当前我国超学科科研模式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要建立超学科常态化交流平台,建立和完善资源投入、共享、成果转化等激励机制,建立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超学科评价制度等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王洪成作了题为《博士毕业生为何离开“学术圈”——来自推拉理论的质性研究》的报告。以访谈文本和知乎网络材料为基础,王洪成进行了一项质性研究,研究发现博士毕业生离开“学术圈”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从事学术职业的“推力”和从事非学术职业的“拉力”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除此之外,“推—拉”过程中还涉及到阻碍博士毕业生流入非学术职业的“中间障碍”因素和影响职业选择的个人因素。对此他提出:强化博士生可迁移能力,做好职业发展规划;淡化论文发表数量要求,改善学术生态环境;缓解青年教师与博士生经济生活压力,提供学术职业发展支持;优化博士生招生结构,推进学科交叉培养模式。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刘丽进行了题为《纵向分流制:中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重构》的主题汇报。在对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刘丽指出当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具有规模过大、时间过长、就业压力大的总体特征。基于教育供需原理,她提出建立纵向“分流制”模式,提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效率,一方面要修正“同质化”的横向分流制研究生教育模式,另一方面要建立“特色化”的学术研究型硕士纵向分流制。


《教育科学》期刊编辑张文


《现代教育管理》期刊编辑于翔


  张文编辑从责编的角度为同学们提出了建议:第一,教育研究不要在应然上打转,不要仅仅成为政策的注脚;第二,不要过于迷信研究方法,并且标题要做到尽量简洁鲜明。于翔编辑对每个同学的汇报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针对性建议,同时指出在论文撰写时,问题要聚焦、方法要恰当、标题要准确、论证要充分。

  学术因交流而多彩,学术因互鉴而丰富,第三届“双一流”建设与评价学术研讨会硕博论坛圆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