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与经济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两大基础,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之间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经济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为高等教育提供资源;高等教育为社会上层建筑,为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20世纪60年代,以舒尔茨为首的经济学家从人力资本的角度研究了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他计算出美国1929-1957年间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为11%;丹尼森对1929-1985年美国经济增长也进行核算,其中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3.7%;科马洛夫对1960-1975年间苏联的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率的计算结果为37.1%[1]。近年来,王伟,杜学诗,刘宇辉,叶茂林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索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其结果都表明,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对经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而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掀起了对高等教育大投入的热潮,但是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近几十年来,世界上很多国家在高等教育成本快速增长、成果转化滞后的现实下,大量投入的结果并没有换来高的回报率,使得各个国家的政府都对高等教育的投资裹足不前。从眼前利益来看,将有限的资金投到基础设施、能源和材料等建设上,能够很快地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没有高等教育作为支撑,则很难可持续发展,从一个地区的长远发展出发,高等教育的投入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又会影响到区域的短期发展。
如何平衡区域发展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关键的是能够确定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问题。现已有的研究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进行的研究:
全国宏观层面:罗海丰通过对部分省区在2001年的指标排名阐释了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根据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提出了“针对性”这一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观念[2];王娟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得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是不平衡的并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3];邹阳应用模糊数学思想的协调度指标进一步测度出各地区的协调度水平,并对不同区域的协调发展程度差异进行了分析和比较[4];毛盛勇利用31个省区市2006年的横截面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区域的经济与当地高等教育的整体匹配度和协调性较差[5]。
区域微观层面:学者们有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以及东中西部这些大经济区的角度来探讨区域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结果发现高等教育超前或滞后的现象并存;张政针对山东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现状创立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对该地区如何提高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协调程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6]。肖翔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探讨了云南省高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问题,并通过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层层递进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的高教与区域经济协调的总水平比较低[7]。
以上研究虽然关注了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而且也进行了很多实证的研究,但是他们采用的横截面数据,大多数停留在某一个或几个年份上进行的分析,没有从历年的变化趋势来考虑,结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同时,以往的研究都没有为“协调”提供一个定量化的标准,而定量化的解读“协调”,是解决高等教育与经济之间关系的关键。因此,本文试图对辽宁省近十年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期通过其发展趋势和对“协调”的定量化解读来探讨如何发展适合于经济发展的高等教育。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基本关系分析
所谓的区域经济,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区域经济既可用来表示国家内某一地域的经济活动,即地区经济,也可以在国际经济研究中视作一国经济,甚至多国组成的经济共同体或经济圈。狭义的区域经济用于表示国内大小不等的地区经济,即地域经济,是在某一特定经济区域内部的社会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要素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地域性综合经济体系[8]。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省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而省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在省域范围内,相同的政治文化背景下,探讨各种资源的配置不仅符合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框架,而且也能够充分反映我国省域经济自身的特点,因此本文中的区域经济专指省域范围内的经济。
教育经济学理论认为,教育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方面性,主要包括教育与社会发展目标的关系,教育与经济实力的关系,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教育与物质生产过程的关系等[9]。由于有这些关系的存在,因此世界各国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用全面、辩证、发展的观点来分析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协调发展不等于同步发展。由于高等教育具有周期性长、滞后性的特点,并且高等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也是一个逐步释放的过程,因此相对于经济发展来说,高等教育的发展在满足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的同时,还要着眼于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协调”就是高等教育要比经济发展“适度超前”。
什么叫高等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潘先生在《新编高等教育学》中对“适度超前”的阐述是“所谓超前,只能是在现有经济条件下经过努力所能做到的适度超前”。也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既不能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也不能超过经济发展的要求和财政总支出的能力。
目前将高等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理解为,相对于经济的发展而言的高等教育规模和速度的发展。有的研究者认为,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就是要把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发挥其历史进步作用;还有的研究者认为“适度超前发展”就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加速发展所产生的人才需求拉动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加所产生的高等教育投资潜力,可以考虑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适当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从而使高等教育发展适当超前于经济的发展,留出一个人才培养的周期和形成一定的人才储备,以便在现代化建设高潮到来之时不会出现专业人才的巨大短缺,避免在经济高潮迭起之时高等教育出现超越自己承载潜力的外延式扩张[10]。
虽然这些学者都从高等教育的数量、规模、速度的角度来考虑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问题,但是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都不是线性的,所以这种适度的超前是难以计算的。并且由于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是要受到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政策环境的约束,如何能够控制这些因素来分析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呢?
我们认为,在一个国家中,如果将一个区域定义为一个省域,那么在整个省域中,其政治、文化和政策环境几乎是相同的,那么这种适度的超前就是一个省域内的经济和高等教育在全国的排名情况的相互协调,即一个区域的高等教育发展指标的排名要适当高于经济发展指标的排名,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某个区域的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排名就可以看出其协调发展的情况。
二、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的指标提取
要通过排名来定量研究某个区域的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是否相适应,我们需要两组数据来分别代表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和经济的发展状况。由于代表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指标都有很多,为了从众多指标中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本文采用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来判断出哪些高等教育指标和经济指标具有相关性,通过相关程度来确定用什么数据来代表高等教育和经济的发展。用单独的相关分析不足以找到充分代表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的指标,因此文中又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来印证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的结论,通过两种方法的相互印证,可以使提取的指标更具有代表性并能够充分反映出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的情况。
(一)典型相关分析
1.典型相关分析基本理论
典型相关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方法又称规则相关分析,是利用综合变量对之间的相关关系来反映两组变量之间的整体相关性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它把多变量与多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转换为两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分别在两组变量中提取有代表性的两个综合变量,利用这两个综合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来反映两组指标之间的整体相关性。
典型相关模型的基本假设:两组变量间是线性关系,每对典型变量之间是线性关系,每个典型变量与本组变量之间也是线性关系;典型相关还要求各组内变量间不能有高度的复共线性。典型相关两组变量地位相等,如有隐含的因果关系,可令一组为自变量,另一组为因变量。
典型相关会找出一组变量的线性组合
,称为典型变量;以使两个典型变量之间所能获得相关系数达到最大,这一相关系数称为典型相关系数。
和
称为典型系数。如果对变量进行标准化后再进行上述操作,得到的是标准化的典型系数。
本文要分析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关系,我们需要两组数据来分别代表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和经济的发展状况。因此本文选取包括地方财政支出(X1)、居民消费水平(X2)、人均GDP(X3)和第三产业比重(X4)在内的四个投入指标来反映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同时为反映高等教育的发展,也选取了4项指标,选取高校数量(Y1)、教职工数(Y2)、在校学生数(Y3)作为反映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的产出指标,而选取生均教育经费(Y4)作为最后一个指标,目的是衡量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水平。
但是我们并不知道代表区域经济发展的4个指标和代表高等教育的4个指标中哪些指标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并且这些指标正好符合典型相关分析的应用特征,是一种一组多变量与另一组多变量的相关,所以本文采用典型相关分析对投入组指标和产出组指标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依据显著性水平和相关系数提取符合条件的典型变量对,然后分析投入组典型变量与原始投入组指标的相关性及显著性水平、产出组典型变量与原始产出组指标的相关性及显著性水平,从而提出哪些和典型变量相关性较高的指标,用这些指标来代表区域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
2.相关性分析
Zx1到Zx4是Z标准化处理后的4项投入指标,对应于原始x1到x4指标,Zy1到Zy14是Z标准化处理后的4项产出指标,对应于原始y1到y14指标。通过运行语法得出多项典型相关的分析结果:包括典型相关系数、简单相关系数、典型相关冗余分析等。表1是典型相关系数及其检验,共得到4对典型变量,以0.05为显著性水平,4对典型变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1.000、0.973、0.807、0.713,从上表可以看出,只有第一对典型相关系数是显著的,Sig=.000故选择第一对典型相关变量做进一步分析。典型变量的相关系数明显高于原始变量的相关系数,这也表明投入和产出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做进一步分析。
表1 Canonical Correlations and Significance level test
序号 |
典型相关系数 |
显著性水平 |
1 |
1.000 |
0. 000 |
2 |
0.973 |
0.058 |
3 |
0.807 |
0.187 |
4 |
0.713 |
0.115 |
Spss18.0在典型相关分析过程中自动生成了投入典型变量和产出典型变量,通过投入变量和产出变量的相关程度可以剔除与典型投入变量相关程度较低的投入变量,同理也可以剔除与产出典型变量相关程度较低的产出变量。基于此思想,我们分别用Spss18.0做4个投入变量与第一个典型投入变量,4个产出变量与第一个典型产出变量的相关性分析。如表2所示:
表2投入变量、产出变量与典型变量相关系数矩阵
投入变量 |
典型相关系数 |
产出变量 |
典型相关系数 |
地方财政支ZX1 |
1.087 |
高校数量 ZY1 |
0.613 |
居民消费水ZX2 |
10.498 |
教职工数 ZY2 |
1.810 |
人均GDP ZX3 |
-13.169 |
在校学生数ZY3 |
-3.118 |
第三产业比ZX4 |
-0.912 |
生均教育经ZY4 |
-0.213 |
上表可以看出,在经济变量中,第一个典型变量的标准化典型系数为1.087、10.498、-13.169、-0.912所以第一对典型变量的表达式为:Cv1-1=1.087zx1+10.498zx2-13.169zx3-0.912zx4
这说明居民消费水平和人均GDP对这一典型变量的影响比较大。
在教育变量中,第一对典型变量表达式为:Cv2-1=0.613zy1+1.810zy2-3.118zy3-0.213zy4
这说明在校学生数和教职工数对这一典型变量的影响非常大,而学校数量、生均教育经费对其影响较小。
因此,第一对典型变量说明居民消费水平和人均GDP对在校学生数和教职工数的影响比较大。而对学校数量的影响较小。根据这一结论,可以将居民消费水平、人均GDP和在校学生数、教职工数四者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二)灰色关联分析
1.灰色关联基本理论
1982年邓聚龙教授首创了灰色系统理论,它提出了对各子系统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概念,意图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寻求系统中各子系统(或因素)之间的数值关系。因此,灰色关联度分析对于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提供了量化的度量,非常适合动态历程分析。
灰色关联理论的基本原理是依据关联度对系统进行排序,从信息的非完备性出发研究和处理复杂系统的理论,通过对系统某一层次的观测资料加以处理,以期达到更高层次上掌握系统内部变化趋势(郑聚龙,2002)。在系统发展过程中,若两个因素变化的趋势具有一致性,即同步变化程度较高,即可谓二者关联度较高;相反,则二者关联较低。求灰色相对关联度:
2.灰色关联分析
与上文的典型相关选取的数据相同,在灰色关联分析中,我们把以高等教育X01“高校数量”、X02“高校教职工数”、X03“在校学生数”、X04“生均教育经费”作为参考序列,以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有Xi1“地方财政一般性预算支出”、Xi2“居民消费水平”,Xi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反映经济结构的指标有Xi4“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作为比较序列,建立高等教育发展灰色系统模型。
(1)X0和Xi的初值像处理
表3主要影响因素初值化数据
序列 |
因子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参考序列 |
X01 |
1.0000 |
1.0000 |
1.0000 |
0.9554 |
0.9286 |
0.7054 |
0.6964 |
0.6786 |
0.6339 |
X02 |
1.0000 |
0.9814 |
0.9648 |
0.9524 |
0.9296 |
0.9027 |
0.8747 |
0.8571 |
0.8188 |
X03 |
1.0000 |
0.9658 |
0.9423 |
0.9126 |
0.8783 |
0.8327 |
0.7713 |
0.7059 |
0.6247 |
X04 |
1.0000 |
0.9963 |
0.8318 |
0.7936 |
0.7841 |
0.6837 |
0.6748 |
0.6478 |
0.5699 |
比较序列 |
Xi1 |
1.0000 |
0.8806 |
0.7373 |
0.6294 |
0.5316 |
0.4476 |
0.3519 |
0.2872 |
0.2437 |
Xi2 |
1.0000 |
0.8687 |
0.7232 |
0.6059 |
0.5384 |
0.4408 |
0.3848 |
0.3582 |
0.3051 |
Xi3 |
1.0000 |
0.8960 |
0.7477 |
0.6205 |
0.5603 |
0.4600 |
0.3868 |
0.3367 |
0.2795 |
Xi4 |
1.0000 |
0.9475 |
0.9738 |
1.0157 |
1.0000 |
1.0525 |
1.0709 |
1.0761 |
1.0604 |
(2)根据数据计算出X0j和Xij的关联度r,j=1,2,3,4,得出表
表4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系数
指标 |
Xi1 |
Xi2 |
Xi3 |
Xi4 |
X01 |
0.7142 |
0.7188 |
0.7231 |
0.6940 |
X02 |
0.6405 |
0.6436 |
0.6464 |
0.7955 |
X03 |
0.7092 |
0.7137 |
0.7179 |
0.6986 |
X04 |
0.7870 |
0.7932 |
0.7989 |
0.6447 |
根据表,计算累积关联度Ri1=2.8509, Ri2=2.8693, Ri3=2.8863, Ri4=2.8328,因此,各变量与高等教育的关联度大到小排列为:Ri3> Ri2> Ri1> Ri4。因此,对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因素按照从高到低为:人均GDP Ri3,居民消费水平Ri2,地方财政支出Ri1,第三产业比重Ri4。
通过上文典型相关分析,我们得出人均GDP和居民消费水平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最大,而灰色关联度分析也得出了一致性结论,即人均GDP和居民消费水平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要探讨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必须对这两个指标加以深入分析。
三、辽宁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
1.经济的发展状况
自2003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东北地区的经济成长足稳健的发展态势,辽宁省的经济也开始快速发展起来。十年间,辽宁省人均GDP由2004年15835元增加到2013年的61996元,年均增长4616.1元。在人均GDP增长的同时,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到,从2004年的5492元增长到2013年的20156元,年均增长了1466.4元,年均增长率为26.7%。从人均GDP和居民消费水平在全国的排名位次来看,他们也是处于同步上升的趋势,在2012年和2013年间,两个指标同时名列第七位。
图1辽宁省GDP和居民消费水平
2.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
辽宁省历来重视教育,随着我国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近十年来高等教育也逐渐从规模扩张向注重内涵式发展方式转变,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辽宁省的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从58.35万人增加到96.8万人,增加了65.9%,教职工数也增加了22.5%。同时近几年来,辽宁省的在校生人数在全国位列第11和12位,教职工数位列第10和11位,说明辽宁省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势头很强。
图2辽宁省高等教育规模情况
(二)辽宁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在查阅全国经济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对辽宁省的居民消费水平和人均GDP水平进行了排序。结果显示,近10年间,辽宁省居民消费水平平均位列第8.2,人均GDP平均位列第7.9,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数平均位列第11.1,教职工数平均位列第9.4。无论是单一指标还是分别代表高等教育和经济的指标总体排名都显示出经济领先于高等教育的趋势,说明了我省的经济实力能够支撑得起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在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代表辽宁省经济发展的人均GDP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指标排名在上升,经济在快速的发展,但是相应的衡量高等学校发展的在校学生数的指标排名却没有上升的趋势,总体上来说还是下降的,这说明了辽宁省的高等教育没有赶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不属于适度发展的状态,没有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促进作用。
表5辽宁省十年内指标排名(2004--2013)
年份排名 |
人均GDP |
居民消费水平 |
在校学生数 |
教职工数 |
2004 |
9 |
8 |
10 |
6 |
2005 |
8 |
8 |
10 |
6 |
2006 |
8 |
9 |
11 |
9 |
2007 |
9 |
9 |
11 |
10 |
2008 |
9 |
8 |
11 |
10 |
2009 |
9 |
8 |
12 |
11 |
2010 |
8 |
8 |
12 |
11 |
2011 |
8 |
7 |
12 |
11 |
2012 |
7 |
7 |
11 |
10 |
2013 |
7 |
7 |
11 |
10 |
平均值 |
8.2 |
7.9 |
11.1 |
9.4 |
四、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建议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长期以来,区域发展不平衡一直是我国的国情。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将会给高等教育带来诸多方面的影响。我们必须根据我国的国情,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实现高等教育的区域化发展,因地制宜的选择与当地经济相协调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才能实现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局面。本文针对辽宁省的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加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力度。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毫无疑问,经费投入是高等教育得以发展的物质基础,而辽宁省高等教育的投入不足是制约其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几年来,辽宁省的人均GDP不断增长,经常性财政收入也不断增加,但是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增长速度却相对缓慢。2009年和2010年教育经费拨款的增长率都低于经常性财政性收入的增长率,虽然2011年和2012年在国家要求财政性教育经费要达到GDP的4%的硬性要求下,预算内的教育经费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是到了2013年辽宁省人均GDP增速为9.44%,财政收入增长率是8%,而教育经费拨款增长率却下降了5.2%。数据充分显示出辽宁省的经济稳步发展,但是对高等教育的关注不够,教育投入不足,导致高等教育发展乏力。因此,政府和各界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对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都相对落后的城市,政府应适当予以政策上的倾斜,帮助其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
图3辽宁省经济发展情况(2009-2013)
第二,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环境。
辽宁作为教育大省,教育资源丰富,现拥有115所高等院校,但是如表6显示,辽宁省在高校毕业生的人才储备政策方面明显落后于高等教育优于我们的省份,尤其是落后于苏州、深圳等城市,这也是所谓“孔雀东南飞”的原因之一。除了政策补贴之外,图4说明了辽宁省近年来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也都低于经济和高等教育都较发达的地区,特别是四川、安徽、陕西等经济发展落后于辽宁省的省份,他们2013年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也都高于我省,这些都是导致高学历人才流失的原因。因此,政府应为本省优秀毕业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做到事业留人、情感留人、政策待遇留人。对于外来优秀人才应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和鼓励优秀人才来省择业、创业,将省内人力资本充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为地区经济和高等教育服务,促进地区发展。
表6部分省份引进人才政策
省份 |
本科生 |
硕士生 |
博士生 |
博士后 |
辽宁省 |
住房补贴300元/人/月 |
住房补贴300元/人/月 |
住房补贴300元/人/月 |
生活补贴2万元/人/年 |
见习补贴600元/人/月 |
杭州市 |
生活补贴300元/人/月 |
生活补贴500元/每人/月 |
生活补贴500元/人/月 |
生活补贴2万元/人/年 |
见习补贴917/月 |
青岛市 |
住房补贴300元/人/月 |
住房补贴400元/人/月 |
住房补贴600元/人/月 |
生活补贴3万元/人/年 |
见习毕业生培训补贴1000元以内 |
深圳市 |
住房补贴元6000/人 |
住房补贴9000元/人 |
住房补贴12000元/人 |
生活补贴12万/人/年 |
见习补贴1624/月 |
苏州市 |
生活补贴300元/人/月 |
生活补贴400元/人/月 |
生活补贴500元/人/月 |
生活补贴10万/人/年 |
985、211、2011计划牵头高校的本硕博专项生活补贴分别为1500、200、3000/月;交通探亲补贴1000元/年;见习补贴425/月 |
图4部分省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情况
第三,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市场经济时代,企业竞争激烈,高校的科研成果只有满足市场的需求才能被企业认可。但目前高校科研工作普遍存在科技成果数量和质量不成正比,且转化率低,经济价值较低的问题。为了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部分学校采取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让企业参与到高校科研开发中,为高校的科研人员献计献策。截止到2016年3月,清华大学与国内企事业单位或国外企业合作建立的联合科研机构共85个;北京大学校企共建的机构共18个,包括智能视频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大数据联合研发中心,数字媒体技术联合实验室等;南京大学拥有2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5所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为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我省由大连理工大学牵头,协同8家单位共同组建了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这对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我省应紧跟时代步伐,加强和鼓励这种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真正提高科研成果的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化效力,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和经济的相互促进作用。
由于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动态性和连续性,且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历史、政治、经济等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只是对辽宁省10年来高等教育和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初步分析,今后还要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进一步协调发展。
作者简介:王晶,辽宁锦州人,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姜华,辽宁沈阳人,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大学治理与绩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