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华,杨暑东,李爽,刘盛博|基于博士互聘网络的学科声誉评价

发布时间:2024-01-20 14:36:56

作者简介

姜华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学科评价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杨暑东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李爽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刘盛博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学科评价中心副主任,硕士生导师




  学科声誉作为抽象概念难以量化,作为主观体验难以达成共识,因此,需要从新视角探索学科声誉的评价方法。博士学位准入门槛、学术再生产比例过半、学科忠诚、双向理性选择四个特征为“博士学术劳动力市场”相关研究提供了便利,基于学术劳动力市场行为表现评价学科声誉的新方法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该方法是对传统基于投入和过程数据评价方法的有效补充,有助于弥补现有排名和评价的不足。


相关研究


1

基于指标体系的学科声誉评价


传统学科声誉评价方法是基于声誉指标和声誉调查的评价方法,前提是需要构建完整的声誉评价多级指标体系及设置权重,一般基于专家访谈、问卷调研等方法确定影响学科声誉的因素及权重。

学科声誉评价作为教育评价延伸至高等教育领域的特殊范畴,其评价要素、权重和算法因利益相关者的多元需求而呈现多样化态势,不能同时满足各方需求时就出现评价困境,如指标失效、难以共识、评价偏差级联、难以横向和纵向比较、评价迟延等。


2

基于声誉网络的学科声誉评价


随着信息技术及网络科学的进步,声誉网络理论为解决上述困境提供了契机,该理论认为声誉是社会网络中建立的共识,声誉网络使用客观标准跟踪每个行动者对网络的贡献,因此可运用相关社会网络数值计算来度量声誉共识。

理论上,高等学校发挥分配职业阶梯的等级和社会结构的位置的作用。实践中,高校通常倾向于通过招聘一流学者及吸引优秀生源来追求组织声誉的积累和再生产。因此,评价学科声誉的切入点之一,是博士就业行为。


3

博士互聘网络模型


高校聘用教职行为可看作招聘单位对培养单位的隐式正向评价,也是基于博士聘用数据评价学科声誉的逻辑起点。高校对博士毕业生的引进,是将全国乃至全球某学科机构联系一起,构成博士互聘行为关系的社会交换网络。博士毕业生与高校的双向选择是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综合考量的理性交互选择,自然涌现形成高校学科点间的同行评议,因此该社会交换网络具有客观稳定等特点。


研究设计  


高校作为社会实体,是社会网络中的行动者。行动者处于社会网络的位置和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结构,对行动者的行为有重要影响。社会关系结构的研究中,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是目前技术较成熟、应用较广泛的研究方法。


研究发现


1.博士互聘网络演变趋势与层次结构

从整体角度看,可以发现高校学科点聘用的博士主要源于985工程高校及境外高校。就所采集到的数据而言,只有少数境内大学的毕业生就职于境外高校,如清华大学等。说明国内高校生成的博士互聘网络与境外高校生成的博士互聘网络基本处于“单向互动”状态,少数大学起到了连接国外博士互聘网络与国内博士互聘网络的“结构洞”作用,说明国内博士互聘网络与境外博士互聘网络属于两个网络社团。


2.学科点学缘结构偏好对学科声誉的影响分析

海归教师比率与学科声誉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即学科声誉较高的学科点的海外聘用比率也较高。学科点师资规模、近五年新人比率、清华北大毕业生比率对学科声誉的影响不显著。从学校统计口径看,自聘比率与学科声誉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即学科声誉较高的学科点的自聘比率也较高,但如果将学校按层级进行类型归集后,自聘比率随学校层级降低而呈现倒U型曲线。


3.学科点学缘结构偏好对学科声誉趋势的影响

博士互聘网络为评价学科声誉提供了新手段,且该方法不夹杂主观因素,数据全部可溯源,实验结果可复现。除静态结构分析,博士互聘网络还具有以下功能:(1)如果将博士互聘网络按时间进行切片,可进一步挖掘学科声誉的演化趋势;(2)如果将博士互聘网络按学校特征进行分类,可衍生出人才流动图;(3)如果结合自聘比率、海归教师比率、近五年新人比率、清华北大毕业生比率等学缘结构指标,博士互聘网络还可成为学科声誉及学科声誉趋势形成机理的计算媒介。




图文来源 | 姜华,杨暑东,李爽,刘盛博. 基于博士互聘网络的学科声誉评价[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 (05):117-123+157

校对审核 | 李星杰

图文编辑 | 张静、陈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