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联盟化开辟了大学群体发展的新路径,也形成了在“竞争与合作中求共生”的新理念,组建大学联盟成为政府和高校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提高办学水平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2020年5月12日,由四川大学和重庆大学牵头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成立。该联盟将充分利用成渝区域高校特色和优质办学资源,开展多领域、深层次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渝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本文基于相关公开数据进行统计,以期对该联盟的学校特征和学科特征进行分析。
一、联盟简介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包括12所四川高校和8所重庆高校,具体如下表所示。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将主要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国际合作、公共资源共享与共建等方面开展合作。联盟成员间将建立创新人才培养联合基地,联合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
在科研合作方面,以联盟成员高校现有科研力量为基础,以现有优势科研领域为支撑,加强公共创新平台联合建设,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协同研究,共同实施巴蜀文化振兴工程,建设成渝跨区域高校联合实验室,整合吸引科技资源特别是科技人才,打造双城经济圈高校协同创新体系,增强协同创新发展活力。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旨在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引,以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为己任,以推动实现成渝地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目标,推动联盟各高校间开展全方位的友好合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二、联盟的学校特征
2.1高校类型和“双一流”建设情况
从高校类型来看,联盟内20所高校中有工科类高校8所,综合类4所,医药类3所,财经类、农业类、师范类、语言类和政法类各1所,高校类型齐全多样。
从“双一流”建设情况来看,联盟内20所高校中有3所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7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其中,四川省2所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6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重庆市1所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1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具体如下表所示:
2.2国内大学排名情况
从联盟高校在2020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情况来看,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重庆大学3所高校位于全国前50名,西南交通大学和西南大学2所高校位于50-100名区间,西南石油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和重庆交通大学6所高校位于100-200名区间,西南科技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和西华大学3所高校位于200-300名区间。另外,还有6所高校未入选中国最好大学排名。
2.3世界大学排名情况
整体上来看,联盟高校内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重庆大学3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软科、泰晤士高等教育(THE)、U.S.News和QS最新世界大学排名中的位次相对靠前,是联盟中的第一梯队。
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和重庆邮电大学8所高校在各排行榜中零星上榜,是联盟中的第二梯队。
另外,联盟中还有9所高校在四个世界大学排名中均未上榜,这部分高校依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是联盟中的第三梯队。
三、联盟的学科特征
学科发展是大学发展的根基,它承载着大学的办学特色,体现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本节主要从一流学科建设、ESI前1%学科和Scopus学科三个角度对联盟高校的学科特征进行分析。
3.1一流学科建设情况
从数量情况来看,共计10所高校的18个学科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其中,四川大学有6个学科入选,重庆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分别有3个和2个学科入选,其余7所高校各有1个学科入选。
从入选方式来看,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等7所高校的13个一流学科以政府指定方式入选,重庆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3所高校的5个一流学科以学校自定的方式入选。
从学科类型来看,联盟高校的一流学科主要集中在理工和医学类学科。
3.2 ESI前1%学科情况
联盟中有15所高校的部分学科进入到了ESI前1%,其中四川大学进入ESI前1%的学科最多,有17个;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分别有11个和10个学科进入到了ESI前1%;四川师范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和四川外国语大学5所高校无学科进入ESI前1%。
从联盟高校进入ESI前1%的学科类型来看,依然是以理工和医学类学科为主。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3.3 Scopus学科分布
Scopus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文摘和引文数据库,Scopus 的学科分类体系涵盖了27 个学科领域。总体来说,联盟内20所高校发文量最多的5个学科多集中在理工和医学类学科。
从具体学科来看,工程学分布最为广泛,20所高校中有16所高校发文量前5的学科中有工程学,且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8所高校中工程学发文量排名第一。其次是材料科学和计算机科学,各分布于11所和10所高校。此外,化学、物理与天文学、数学和医学4个学科在联盟高校中分布也较为广泛。
四、结语
整体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学校类型齐全多样,层次分布错落有致,优势学科以理工和医学类为主,可以形成以点带面,以优势高校和学科带动联盟内其他高校和学科的发展。高校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的成立为两地高校协同创新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更好地整合了联盟成员高校的特色和优质办学资源,共同服务成渝经济圈更好更快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高校联盟的成立有利于进一步带动成渝两地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发展,提升高校科研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逐步实现区域间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联动机制以及公共资源的共建共享,从而进一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作者简介:
邢政权(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刘佳新(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