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和学科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09 15:10:12

20192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按照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还要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粤港澳大湾区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并称为世界四大湾区

一、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基本情况简介

粤港澳大湾区(英文名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GBA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个珠三角城市组成,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8年末总人口已达7000万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密切,已成为区域发展的新动力。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是本区域的重要内容之一。

总体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共汇集普通高校160所,其中公办高校共有90所,民办(私立)高校共有70所。从高校数量来看,广州、香港、澳门成为了湾区高教核心城市,集聚了大部分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

具体来看,截至20207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共汇集本科高校57专科高校70,其中公办高校78所、民办高校49所。从高校占比上来看,珠三角地区汇集了广东省82.47%的普通高等学校,其中,本科高校占比85.07%,专科高校占比80.46%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高等院校包括法定大学,法定学院,注册专上学院,职业训练局院校和一般院校。香港共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8所受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高校;另外还有明爱专上学院、恒生管理学院、香港树仁大学、香港公开大学等15所其他高等教育院校。澳门特别行政区现有10所院校,其中,公立高校4所,私立高校6所。

大湾区各城市普通高等学校分布如下

1 大湾区各城市普通高等学校分布情况

城市

本科

专科

公办

民办(私立、中外合作、内地与港澳台合作

广州

37

45

53

29

深圳

5

3

5

3

珠海

4

2

1

5

佛山

2

4

5

1

惠州

1

4

4

1

东莞

3

4

2

5

中山

1

2

2

1

江门

1

4

4

1

肇庆

3

2

2

3

香港

/

/

8

15

澳门

/

/

4

6

总计

57

70

90

70

注:1.数据来源于202079日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大连理工大学学科评价中心收集整理。

2.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高校信息来源于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和澳门高等教育局官方网站,本次统计未对香港和澳门本科与专科进行区分。

二、大湾区优势高等学校排名情况

本节主要从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以及进行分析。

2020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来看,共有20所高校上榜,占大湾区普通高等学校的12.5%。从具体排名来看,香港中文大学与中山大学排名靠前,均在101-150名区间;香港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排名在151-200名区间;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及深圳大学排名在201-300名区间。

2021QS世界大学排名中,共有10所高校上榜,占大湾区普通高等学校的6.25%。其中,排名50有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城市大学;大湾区内陆高校中,排名靠前的是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

2 大湾区优势普通高等学校世界排名情况

学校名称

2020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2021QS世界大学排名

香港大学

151-200

22

香港科技大学

301-400

27

香港中文大学

101-150

43

香港城市大学

201-300

48

香港理工大学

201-300

75

中山大学

101-150

263

澳门大学

601-700

387

华南理工大学

151-200

462

深圳大学

201-300

601-650

暨南大学

401-500

601-650

南方科技大学

301-400

/

广东工业大学

401-500

/

华南农业大学

401-500

/

澳门科技大学

501-600

/

华南师范大学

501-600

/

南方医科大学

501-600

/

广州医科大学

601-700

/

广州大学

601-700

/

香港浸会大学

701-800

/

香港教育大学

801-900

/

注:数据来源于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和QS世界大学排名官网,大连理工大学学科评价中心收集整理。

三、大湾区普通高校ESI优势学科分析

从大湾区普通高校ESI1%学科总体情况看,共计25所高校的20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7所高校的93个学科入选,澳门特别行政区2所高校的7个学科入选广州11所高校的86个学科入选,深圳市3所高校的12个学科入选,汕头市1所高校的3个学科入选,东莞市1所高校的1个学科入选

从入选数量来看,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9所高校入选学科数在10个及以上;入选学科数最少的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东莞理工学院和澳门科技大学,各有1个学科入选。

从入选学科来看,大湾区入选ESI1%数量最多的学科是化学、其次是工程学和临床医学,数量都在15个以上;入选数量大于10的学科还有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一般社会科学和药理学与毒理学。

从入选学类型来看,理工类学科占据绝度优势,其次医学类学科另外在社会科学和农学类也有相当数量的分布。

3 大湾区优势普通高校ESI1%学科情况

城市

学校名称

ESI学科

学科数量

广州

中山大学

临床医学、化学、材料科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物理学、生物与生化、工程学、环境/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地球科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免疫学、植物与动物计算机科学、一般社会科学、微生物学、农业科学、数学、经济与商学、精神病学/心理学

20

暨南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生物与生化、分子生物与遗传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环境/生态学、工程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一般社会科学

12

华南理工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农业科学、物理学、生物与生化、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临床医学、一般社会科学

10

华南农业大学

植物与动物科学、化学、农业科学、材料学、生物与生化、微生物学、环境/生态学、工程学

8

华南师范大学

化学、物理学、工程学、材料科学、数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环境生态学、精神病学/心理学、一般社会科学

9

南方医科大学

化学、生物化学、临床医学、免疫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药理学与毒理学

7

广东工业大学

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

5

广东药科大学

化学、临床医学、药理学和毒理学

3

广州大学

化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

4

广州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生物与生化、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免疫学

6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临床医学、药理和毒理学

2

深圳

深圳大学

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和生化、临床医学

7

南方科技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

4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临床医学

1

汕头

汕头大学

临床医学、化学、工程学

3

东莞

东莞理工学院

工程学

1

香港

香港大学

临床医学、工程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生物与生化、一般社会科学、环境/生态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药理学与毒理学、计算机科学、经济与商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多学科

20

香港科技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经济与商学、生物与生化、地球科学、临床医学、一般社会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

13

香港中文大学

临床医学、物理学、化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生物与生化、神经科学与行为、药理学与毒理学、一般社会科学、计算机科学、经济与商学、地球科学、环境/生态学、免疫学、数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

18

香港城市大学

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经济与商学、环境/生态学、一般社会科学、地球科学、数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生物与生化

12

香港理工大学

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一般社会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经济与商学、地球科学、精神病学/心理学、数学、生物与生化、药理学与毒理学

14

香港浸会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工程学、经济与商学、数学、生物与生化、临床医学、一般社会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计算机科学、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

13

香港教育大学

一般社会科学、环境/生态学、精神病学/心理学

3

澳门

澳门大学

化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一般社会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

6

澳门科技大学

工程学

1

注:数据来源于ESI世界学科排名官网,大连理工大学学科评价中心收集整理。

作者简介:邢政权(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刘嘉欣(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