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上课程入选高校、开发方式、学科归类和依托平台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13 17:59:21

    线上课程是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共同催生的产物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线上课程迎来了蓬勃发展的一年。早在2015年教育部就已颁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加快推进适合我国国情的在线开放课程和平台建设,促进课程应用,加强组织管理2020年11月24日教育部公布了国家首批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名单(其中包括2017-201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为全面梳理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上课程入选情况,我们按照入选高校、开发方式、学科归类以及课程依托平台进行了整理。

一、入选高校分析

1.国家一流本科线上课程总体建设情况

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上课程共有1875门课程,各年度课程数量和参与高校数如表1。三年来,国家一流本科线上课程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入选高校数量也逐年增加,2020年与2017年相比入选的高校数量增加了将近2倍。

1 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上课程总体建设情况


课程总数量

入选高校数量

2017

468

98

2018

690

179

2020

717

252

三年合计

1875

317

 

2.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入选情况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指教育部于2017年发布的《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中的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线上课程开发方面表现抢眼。2017年迄今,共有41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入选了国家一流本科线上课程名单,课程建设总量达1010门,占三年总课程数量的53.87%,在2017年这一比例甚至高达73.5%,这些高校充分体现了在一流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见表2和图1)。清华大学以142门(另有2门共建课程)夺魁,也是首批国家本科一流线上课程入选高校中唯一入选课程数过百的高校;北京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分别以71门和50门紧随清华大学之后。入选门数超过30门的高校还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48门)、武汉大学(43门)、电子科技大学(36门)、大连理工大学(34门)、山东大学(32门)和南京大学(31门)。

2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首批国家本科一流线上课程入选情况

年份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非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入选高校数

入选课程数

入选高校数

入选课程数

2017

36

344

62

124

2018

40

347

139

343

2020

38

319

211

398

三年合计

41

1010

276

865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年度入选一流课程门数稳中有降。如表2和图1所示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入选课程门数从2017年的344门,降低到2020年的319门;当年占比从73.50%下降至44.49%。这表明非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到国家本科一流线上课程开发建设中来。

个别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未入选一流课程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共6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无一流课程入选;2018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新疆大学两校仍未入选;2020年,除新疆大学连续三年未入选之外,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云南大学3所高校当年也无一流课程入选。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2020年实现了一流课程建设方面的突破,当年发力实现了5门课程同时入选。

1 不同高校入选一流线上课程数占比

3.非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入选情况

本文将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之外的国内高校统称为非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17年至今,入选一流线上课程的非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数,急剧增加,在三年内增加了2.5倍,从原来的62所猛增至211所;与此同时,入选课程数也增加了两倍之多(见表2)。如图1所示,非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入选课程数占比从2017年的不足三成,到2018年接近50%,与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入选课程数相当,而到2020年以55.51%的绝对优势超过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入选课程数。非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入选一流线上课程超过10门的共计有18所高校,其中西南交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和福建农林大学均在20门以上(见表3)。

3 非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入选课程总数超过10门的高校、

高校名称

课程数

高校名称

课程数

西南交通大学

26

哈尔滨工程大学

15

华中农业大学

2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4

武汉理工大学

22

苏州大学

13

暨南大学

21

南京农业大学

13

福建农林大学

2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2

福州大学

18

南京邮电大学

11

北京交通大学

17

福建师范大学

1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5

华南师范大学

10

南昌大学

15

河海大学

10

二、课程开发方式分析

根据课程建设参与人数的多少,本文将课程开发方式进行分类:一人完成的课程为独自开发、两人完成的课程为两人合作、三人及以上完成的课程为团队协作。

团队协作是一流线上课程的主要开发方式。1875门课程中,566门课程是独自开发,占比30.19%;101门课程是两人合作开发,占比5.39%;1208门课程是团队协作开发,占比64.43%,团队协作由于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特色更明显、质量更高等优点成为国家一流本科线上课程建设的主要方式。另外,根据课程建设是否为多个学校共同开课,将此类开发方式定义为跨校开发,三年来,只有6门课程为跨校合作开发,跨校合作因协作难度较大、课程差异等问题难以成为一流线上课程的主要形式。

2 三种课程开发方式占比

从年度来看,团队协作与独自开发的地位发生了逆转性的变化。从图3可以清楚的看出,团队协作开发课程经历了飞跃式的增长,2017年团队协作开发课程仅为2门,2018年迅速增长至572门,2020年继续增长为634门,占比从2017年的0.43%激增至2020年的88.42%,已然成为国家一流本科线上课程开发的主流形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独自开发课程的方式,2017年共有439门课程为独自开发,占比93.80%,是当时课程开发的主要依赖方式,2018年独自开发类课程数量急剧下降为71门,占比10.29%,2020年继续下降只有53门课程为独自开发,仅占7.81%。起伏较小的是两人合作的开发方式,从每年课程所占比例而言呈现一个缓慢下降趋势。

3 课程开发方式年度变化

三、课程所属学科分析

作为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学科的逻辑是课程开发的重要遵循。因此,课程开发建设情况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科建设的一种透射。根据我国2011年颁布《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的划分,本文对1875门一流本科线上课程按照课程负责人研究方向和所属学科,先进行一级学科划分,然后根据一级学科进行学科门类划分。为了便于理解,分析顺序则按照先学科门类后一级学科的顺序进行。

1.分学科门类的一流课程入选情况分析

从首批国家一流本科线上课程总体而言,1875门课程中全面覆盖了13个学科门类。其中数量最多是工科,有601门课程,其次是理学,有274门课程,再者是文学,有213门课程。这三类学科课程占比58.03%,超过半数。数量最少的是军事学类课程,只有13门相关课程;哲学类也较少,只有19门课程。从各学科门类下的课程数量可以看出,工学和理学以其庞大的学科体系在国家一流本科线上课程中占据了较为显著的优势

 

4 各学科门类下的课程数量

各学科门类下课程数量年度变化方面,三年来各学科门类下课程数量并非一成不变。从图5看出,法学、经济学、理学、历史学、文学、医学6个学科的课程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工学、管理学、教育学、农学、艺术学5个学科的课程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

 

5 各学科门类下课程数量的年度变化

2.分一级学科的一流课程入选情况分析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外国语言文学和中国语言文学是开发课程最多的一级学科,课程所属学科的社会需求度、分布的广泛度深刻影响课程开发情况。如图6所示,1875门课程总共涉及94个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区块链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性学科,近几年来再度迎来发展新机,入选一流课程最多,共计131门;其次是作为传统热门学科的工商管理,入选127门;其后是学科点分布广泛的外国语言文学和中国语言文学分别入选91门和85门。

48个学科的一流线上课程开发数不足10门,长期来看,不利于学科基础知识的传播,甚至可能会拖学科建设的后腿。其中城乡规划学、军事后勤学与军事装备学、理论经济学、农业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态学和水产等7个学科下都只有1门课程入选,除军事后勤学与军事装备学具有涉密的特殊性外,其他6各学科的一流线上课程开发力度亟需增加。

 

6 各一级学科下课程数量统计

四、课程依托平台分析

国家一流线上本科课程的开展依托于众多慕课平台资源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众多国家一流本科线上课程依托于各类教学平台落实了“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号召使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1875门国家一流本科线上课程的开展主要依托于23个课程平台,其中平台形式、包含的课程类型存在显著差异。

4 课程依托平台统计

主要开课平台

课程门数

课程

占比

国家

课程类型

平台形式

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

1333

71.09%

中国

综合性

网站/APP

学堂在线

198

10.56%

中国

综合性

网站/APP

智慧树

179

9.55%

中国

综合性

网站/APP

学银在线

33

1.76%

中国

综合性

网站/APP

人卫慕课

22

1.17%

中国

医学类

网站/APP

优课联盟

14

0.75%

中国

综合性

网站/APP

好大学在线

12

0.64%

中国

综合性

网站/APP

华文慕课

12

0.64%

中国

中文类

网站

军队网络平台

12

0.64%

中国

——

——

edx

9

0.48%

美国

综合性

网站

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

8

0.43%

中国

综合性

网站/APP

超星尔雅

7

0.37%

中国

通识类

网站/APP

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

7

0.37%

中国

外语类

网站

e会学

4

0.21%

中国

综合性

网站/APP

网易云课堂

4

0.21%

中国

综合性

网站/APP

Coursera

2

0.11%

美国

综合性

APP

融优学堂

2

0.11%

中国

综合性

网站/APP

重庆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

2

0.11%

中国

综合性

网站

EduCoder

1

0.05%

中国

信息技术工程类

网站

FutureLearn

1

0.05%

英国

综合性

网站/APP

高校邦

1

0.05%

中国

综合性

网站/APP

优学院

1

0.05%

中国

综合性

网站/APP

注:军队网络平台因其信息资源的保密性,无法获取其详细信息。

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是首批国家一流本科线上课程建设的最主要的依托平台,1333门国家一流本科线上课程在该平台上得以开展;其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建设的一个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和“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的唯一官方网站,以绝对优势远超排名第二的学堂在线(198门)和第三的智慧树(178门)。此三个平台因其多学科的课程类型综合性和电脑端与手机端兼容的便利性,承担了91.2%的一流本科线上课程,成为国家一流线上本科课程的主要依托平台。

专业类慕课平台具有深挖课程和学科的特色的优势,是线上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例如人卫慕课平台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引领下联合国内众多国内一流医学院校和医学学会组织建设,主要承担医学类课程的教学课程;EduCoder是国内多个计算机协会和信息技术联盟建设的专门的新兴计算机实践教学云平台与开发社区,平台上的课程主要为信息技术工程类慕课;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是外研社旗下专注于外语慕课教学的平台;超星尔雅则是专注于通识教育的慕课平台。

国家一流本科线上课程开展的全球性视野有待加强。23个课程平台中只有Coursera(美国)、edx(美国)、FutureLearn(英国)三个国外慕课平台,且仅有11门课程依托于此三个慕课平台进行教学。国内慕课平台类型的多元性和先进性确实为国家一流线上本科课程的开展提供了便利且充足的教学条件,但是一部分课程依托于国际性的课程平台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课程教学的全球性且更好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全球化。因此,线上课程平台的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将为我国一流本科线上课程打开国门走向世界提供一条路径。

 

 

 

 

 

 

>